金宝村下的黑惠江(2月7日摄)。王娅男 摄
虽然紧靠黑惠江,但由于山高水深、海拔落差大,年均降雨量仅600多毫米,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珠街彝族乡金宝村十年九旱是常态,用水困难是村民们生产生活的大难题。如今走进金宝村,只见水塘波光粼粼,农田葱郁,产业繁荣,成为了名副其实的“金宝”村。
【资料图】
金宝村通水村民载歌载舞(资料图)。珠街彝族乡政府 供图
近年来,珠街乡全面推进“水利兴乡”发展战略,截至目前,全乡建成水库4座,小坝塘134个,输水管网652公里,50立方以上蓄水池320座等。“这些水利设施的建成,不但满足了珠街乡10个村(社区)14154人的饮水需求,还保障了15800亩的烤烟种植,确保了全乡25000多亩农田灌溉。”珠街乡副乡长赵跃新介绍。
金宝村现状(2月7日摄)。王娅男 摄
同时,结合云南省烟草公司保山市公司的“五小”工程,新建了小水窖495口,输水管网3300米,建成100立方米以上水池13个,对能够辐射全村用水容量的团结水塘和高月水塘进行了反渗加固,彻底解决了金宝村生产用水难的问题。
有了充足的水源,金宝村逐渐扩大了种植产业,烤烟种植实现规模化,2022年,全村共种植烤烟1200亩,实现产值486万元。同时引导群众进行烤烟轮作,种植了红花、百香果、青花椒、澳洲坚果等作物。
熊正昌是村里的种烟大户,据熊正昌介绍,以前缺水的时候,烟叶品质低,20亩烟田一年只有三至四万元的收入,现在自家烟田已实现了管网全覆盖,还有4口水窖作补充,灌溉方便,2022年他家的20亩烤烟实现产值10多万元。烤烟采摘后,熊正昌又轮种了其他农作物,家里还养了4条黄牛和3头猪,日子越过越红火。
金宝村航拍(资料图)。珠街彝族乡政府 供图
近年来,金宝村大力发展“小养殖、小庭院、小作坊、小买卖”四小产业,鼓励群众结合自身优势选择产业和务工,群众人均收入逐年增加。据赵吉静介绍,2023年,金宝村结合非高标准基本烟田建设项目,将规划建设500亩的连片烟田,目前项目已开工。下一步珠街乡在对标“滇西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”发展定位上,将重点打好“一乡一品”红大烤烟“优质牌”和山区畜牧产业“生态牌”,多门类发展其他富民产业拓宽产业振兴路。
王娅男、吴茂通、卢家锐
关键词: 乡村振兴